返回首頁
年度   |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月份    |
  • Jan
  • Feb
  • Mar
  • Apr

屋宇署2月共批出5份建築圖則;其中,東半山渣甸山包華士道8號獨立屋地,於月內獲批建1座2層高獨立屋,總樓面約5888方呎。

包華士道8號原本為2層高獨立大宅,由印度裔富商夏利里拉家族持有。該處地盤面積約9814方呎。物業在去年4月底由銀主接管並放售,市場有指在去年中以約3.6億元易手,較估值低四成。 

至於由「麻雀館大王」石鑑輝家族成員石炳祥等人持有,位於佐敦廟街179、181及183號地盤,亦在月內獲批發展1幢21層高(建於3層平台上)的商住大廈,涉及總樓面約1.7萬方呎。

此外,長江製衣持有的新蒲崗大有街20至24號項目,於月內已獲批興建1幢26層高(另設3層地庫)的工廈,涉及總樓面約37.2萬方呎。


來源:信報


嘉里(00683)發展的九龍半山超級豪宅緹外,今日售出最後一間院墅,成交價10億元,創下今年一手住宅成交價新高紀錄。

最新招標售出單位為院墅C,實用面積11692方呎,5房5套房另設5間工人房間隔,附設15043方呎的花園,以及設有2個停車位的車庫,以10億元成交,實用呎價約85529元。項目全部院墅已悉數售出。

項目至今累售37伙,總成交金額逾115億元,平均成交實用呎價約6萬元。


來源:信報


美聯工商表示,黃竹坑新興工業大廈低層全層,建築總面積約7474方呎,意向售價逾2900萬元,呎價約3800元,較2019年同廈高層單位,非內部轉讓成交呎價折讓逾50%。

該行指出,是次放售物業的間隔方正實用,空間組合極具彈性;物業亦屬區內罕有大面積單位,而且可即買即用。

單位亦設有貨倉裝修,特別適合物流、倉儲及跨境貿易企業進駐;同時,配備完善設施,包括具有2部載貨升降機及2部載客升降機,滿足物流及工業用家的需求。


來源:信報


港交所(00388)昨日收市後宣布,擬斥資63億元,向置地公司購入中環交易廣場一期9層辦公樓連平台部分舖位,作為其永久總部,涉實用面積14.7萬方呎,相當於平均呎價42849元,是置地自香港回歸以來,首度「減磅」其核心中環組合。這位「中環大地主」上一次出售中環物業,已是1992年以38億元沽出皇后大道中9號。

自資掃貨租轉買 呎價42849

是次由港交所自資「掃貨」的物業,其中大部分現已由港交所租用,包括交易廣場一期第42樓至50樓共9層辦公室,以及1樓及2樓與香港金融大會堂相鄰的部分區域,即平台多個舖位,辦公室樓層預計12至18個月內分階段完成交易,平台物業則料今年9月或之後完成收購。

港交所將以內部資源支付全部代價,目前已支付10%訂金。此外,港交所昨日亦簽訂新租約,續租交易廣場二期其中5個樓層,租賃期為9年。



港交所表示,今次購買與租賃結合的混合模式,有助應對不同房地產周期的靈活性和韌性,長遠可節省租金開支;今次投資既滿足其長期發展和運營需求,亦可鞏固其國際交易所的地位。

另外,置地承諾額外投入4億元,用於優化與港交所相關的周邊設施,包括設立港交所專用接待大堂,直接連至香港金融大會堂,及公眾區域設置帶有港交所品牌的標誌,料未來數年完成。

置地33年來首減持中環物業

今次交易是置地33年來首次減持中環物業組合。是次出售的物業,佔置地中環資產組合總值的3.2%,交易作價按截至去年底第三方物業估值所釐定,料交易可為集團錄入收益。交易套現所得,6.3%用來為港交所翻新物業,餘下八成用以削債,兩成則為回購計劃提供資金。

對於未來是否有意放售其他中環物業,置地公司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其中環資產組合是集團歷代以來的核心優質資產,未來也將持續保持此地位,是集團成功的基石。置地形容今次交易是其策略布局的重要里程碑,將繼續把中環組合作為「一個完善商業生態系統進行管理」,是其策略中重要一環。

由於整體寫字樓空置率高企,核心商業區中環的甲級商廈租售價亦嚴重受壓。近一年中環及金鐘區主要可供售賣的指標甲級商廈,全層買賣只有6宗,造價普遍較高位大幅回落,呎價全數失守3萬元,個別更已跌穿2萬元關口,重返15年前水平。

位置極佳 分析指作價合理

有熟悉甲級商廈市場的代理表示,雖然近期大部分甲級商廈呎價都低於2萬元,但多數物業都只是位於中環的「邊緣」,中環地理位置最佳的甲級商廈大部分都由置地持有收租,未有買賣。由於難得業主肯割愛,即使今次港交所買入的樓面以建築面積呎價計約3萬元,明顯高於近年同區其他的甲級商廈買賣呎價,但作價仍算相當合理,因市場未有同類物業可供選擇。

目前中環甲級商廈空置率高達13%,區內新落成的超甲級商廈亦搶走不少置地公司旗下大廈的租客,「由以往大廈有Waiting List要租客等進駐,變成現在租客揀商廈。」按目前趨勢,未來數年空置率高企的情況難以扭轉,相信置地公司今次沽貨,可套現資金為旗下物業翻新增值,加強競爭力。


來源:信報


第一太平戴維斯表示,該行獲委託招標放售九龍塘劍橋道15號屋地,現狀為一幢三層高樓宇。市場消息指出,物業市值約4億港元,業主具有內地背景。

上址佔地約9,767方呎,實用面積約7,302平方呎,可重建總樓面約17,581方呎,物業將以現狀交吉出售,截標日期為5月13日。以上述市值計算,每方呎樓面地價約22,752元。該物業為獨立地段,門面闊逾100呎,距離大型商場及港鐵九龍塘站約10分鐘步程。

第一太平戴維斯住宅銷售部助理董事勞家輝稱,參考早前九龍塘的獨立屋地成交,約道10號成交價1.528億元,樓面呎價約24,328元。放售物業日後重建靈活性高,可發展為一座獨立屋、兩間半獨立屋、或三個住宅單位。


來源:Money18


仲量聯行周四(24日)發表的《2025年第一季市場概覽》報告指出,受到市場需求減弱及新供應龐大等因素影響,大部分香港商業及住宅物業的資本價格及租金於今年第一季持續下跌,僅豪宅租金於過去3個月錄得升幅。而商廈及商舖租賃活動及住宅買賣交投則保持活躍。

該公司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指出,美國關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程度將取決於政策如何實施。由於事件仍然處於發展階段,暫難以預測對香港地產市場的直接影響。

今年首季寫字樓市場淨吸納量,錄得約14.34萬方呎負數,主要由於早前企業完成整合及搬遷後釋出大型樓面所致。此外,受新項目落成影響,整體寫字樓空置率於3月底升至約13.7%。在各分區市場中,九龍東的空置率由2024年第四季的約18.6%上升至約21.3%。

另一方面,中環的空置率由約11.6%下降至約11.5%,而灣仔/銅鑼灣及尖沙咀的空置率亦分別改善至約9.5%及約8.3%。第一季整體寫字樓租金按季下跌約1.3%,所有分區市場均見租金回落。其中,中環租金按季下跌約0.7%,而港島東跌幅最為顯著,達約3.4%。

仲量聯行港島商業部主管郭禮言表示,今年首季寫字樓租賃市場續受大量新供應壓力影響,導致錄得負吸納量及空置率上升。雖然核心區出現多宗金融機構擴租個案,市場氣氛有所改善,但預計今年甲級寫字樓租金仍將下跌5至10%。

另外,截至2025年3月底,核心區街舖空置率由2024年底的約10.5%輕微上升至約10.6%;優質商場空置率則由上一季約9.1%上升至約9.2%。該行香港商舖部資深董事陳永慧稱,儘管如此,核心區租賃勢頭仍見活躍,尤其是大眾化品牌、健身中心及證券行。然而,在零售市道面臨挑戰下,業主普遍提供租金優惠吸引及挽留租戶,導致商舖租金持續下滑。今年首季核心區街舖租金按季下跌約0.8%,整體優質商場及高端優質商場租金則分別下跌約0.3%及約0.2%。

而上一季中小型住宅資本價格基本持平,按季僅略跌約0.1%。今年首兩個月,約有14,200人才透過優才計劃聯同約9,300名家屬獲批來港。外來人才流入持續推動豪宅需求,今年第一季豪宅租金按季上升約0.8%。該公司香港主席曾煥平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及中美貿易戰持續變化,其全面影響仍有待觀察。不過,此形勢有可能觸發人民幣貶值趨勢,或將吸引內地資金流入香港住宅市場。我們維持原先的市場預測,預計今年中小型住宅及豪宅的資本價格將下跌約5%。

來源:Money18


屋宇署公布,今年2月批出5份建築圖則,分別為3份住宅及商住發展、1份工廠及工業發展,以及一項社區服務發展。由長江製衣持有的新蒲崗大有街20至24號,獲准建1幢26層高(另設3層地庫)的工廈,涉總樓面約37.2萬方呎。

由「麻雀館大王」石鑑輝家族持有的廟街179至183號(單號)項目,獲批建1幢21層高的商住建築物,總樓面面積約1.73萬方呎。另於去年中以約3.6億元銀主沽出的渣甸山包華士道8號屋地,獲屋宇署批建1座2層高獨立屋,總樓面涉約5,888方呎。


來源:明報


再有九龍塘屋地於市場放售。第一太平戴維斯獲委託為獨家代理公開招標出售九龍塘劍橋道15號屋地,現狀為一幢3層高物業,地盤面積約9,767方呎,實用面積約7,302方呎,最多可重建樓面約17,581方呎,以市場估值約4億元計,每方呎樓面地價約22752元。物業將以現狀交吉出售,截標日期為下月13日中午12時正。

第一太平戴維斯住宅銷售部助理董事勞家輝表示,是次出售物業最大可重建樓面面積約17,581方呎,與先前九龍塘的獨立屋地成交相比,約道10號以1.528億元易手,每方呎樓面地價約24,328元,而緹外分層單位今年成交價1.72至2.3億元,實呎則由42,250至51,837元不等。勞又指,上述招標物業位於九龍塘核心的獨立地段,重建方案具有極高的靈活性,可以重建為一間獨立屋或兩間半獨立屋或三個住宅單位。近萬呎的地盤更可容私人游泳池。


來源:明報


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的《工廈快訊》指出,3月工廈買賣註冊量達221宗,按月大增約54.5%;註冊金額同步攀升至約14.21億元,按月升幅約44.4%。若與去年同期相比,註冊宗數及金額更分別大幅上漲約90.5%及1.39倍,反映市場需求強勁,買家入市意欲高漲。

儘管交投活躍,但工廈售價持續呈現整固之勢。反映指標工廈售價走勢的美聯工商物業售價指數(MII)最新報305.7點,按月下跌約1.4%,按年跌幅則達11.3%;其中,觀塘及柴灣的工廈售價跌幅尤為顯著,觀塘平均呎價按月跌約3.9%,至4995元;柴灣則跌約3.9%,至4152元。

今年首季工廈市場表現亮眼,註冊量共錄得588宗,按年增加約67%;註冊金額則達47.7億元,按年增加約54.2%。首季工廈註冊「額量齊升」,部分新盤項目功不可沒;其中,荃灣金岸科技中心及觀塘海傲成交最為活躍,分別錄得53宗及42宗成交。

美聯工商董事陳偉志指出,儘管全球貿易戰升溫對香港經濟構成一定影響,但香港作為自由港的獨特地位,有助抵消美國加徵關稅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為市場提供緩衝。由於內地對美國實施的關稅實施反制措施,使香港在中美貿易中扮演重要的轉口角色,企業傾向選擇香港作為轉口港以規避關稅。這一趨勢支撐本地市場對物流及倉儲設施的穩定需求,短期內為工廈市場注入信心。

陳偉志續指,貿易戰的升級及不確定性難免會令部分買家趨於觀望,但市場上新盤供應充足,發展商為刺激成交將繼續採取降價策略,預料新式工廈市場將持續出現「以價換量」的趨勢。


來源:信報


利嘉閣(工商舖)地產表示,深水埗元州街永發大廈地下連閣樓舖位,地下建築面積約2076方呎,閣樓建築面積約1891方呎,合共面積3967方呎,意向售價約4500萬元,呎價約11344元。

該行指出,物業現由連鎖茶餐廳承租,每月租金收入約15.4萬元。

物業正對元州邨,人流暢旺;加上毗鄰港鐵長沙灣站,附近亦有多條巴士及小巴線穿梭全港各區。


來源:信報


按揭計算機

×
樓價($)
按揭成數(%)
利率(%)
返還年期(年)
首期($)
每月還款($)